
《七零娇妻有点甜》
娇气包苏婉一睁眼,竟从繁华都市跌进了七零年代的土坯房——成了周家那个刚嫁给糙汉周大强的新媳妇,粗布衣裳磨得皮肤发痒,窝窝头噎得喉咙冒火,连口红糖都得靠“走后门”才能换来,她抱着被子哭了一宿:这日子可怎么熬?
可她没料到,传说中一脸横肉、能徒手拧弯钢筋的周大强,背里藏着颗比蜜还甜的心,她随口嘟囔“想吃城里的奶油蛋糕”,第二天清晨,他骑着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破自行车,颠簸六十里山路,怀里揣着个有点化了的蛋糕,胳膊肘磨破了皮却笑得比蛋糕还甜;她嫌玉米面扎嗓子,翌日灶台上便多了一碗熬得起皮的米粥,是他天不亮去公社排队,用半斤粮票换来的;连院里碎嘴的王婶都打趣:“周大强看媳妇的眼神,能把铁锈都看化了!”
物资匮乏的年代,清贫是底色,可苏偏要把日子过成诗,她用现代人的巧思支棱起小早餐摊:玉米面掺白面蒸出松软馒头,旧铁桶改成炸油条锅,连野菜都被她拌成香喷喷的馅儿;周大强成了她最硬的“靠山”,天不亮就去排长队买面粉,遇到地痞收保护费,他把媳妇护在身后,攥紧的拳头青筋暴起:“动我媳妇一下,我跟你拼命!”奇葩亲戚上门占便宜?她笑眯眯端上自制的“糖衣炮弹”——红糖馅儿包子噎得他们说不出话;运动来了红卫兵抄家,他偷偷把她的几本“禁书”塞进炕洞,夜里就着煤油灯,听她讲书里的故事,眼里的温柔比煤油灯还亮。
鸡毛蒜皮的烟火气里,时代的浪潮翻涌而过,这个“糙汉”会把她爱吃的糖炒栗子揣在怀里捂热,这个“娇妻”会把他的破棉袄改成带绒边的款式,他们用一碗热粥、一句暖语、一次紧握的手,把清贫的日子酿成了蜜,甜滋滋地漫过了四合院的青砖瓦,也甜进了每个观众的心窝——原来最好的爱情,就是在最苦的年代,把日子过成彼此的甜。